Friday, August 15, 2025

语录人生 @ 人生 (十七)

 在网路上偶然看到这篇文章,这是字字珠玑,发自内心的感动不禁想要分享。

文章提醒我们,虽然我们都期望爱情是完美的,但有时,爱情的盲目性往往让我们忽视了理智的声音。


“💌女儿,不要嫁这样的人”

女儿,

妈妈不怕你晚婚,

也不怕你不婚,

我只怕你因为害怕孤独,

就随便找个人嫁了,

到最后,孤独还在,

但你已经没有了自由和笑容。




不要嫁给脾气不可控的人。

有的人在外面对别人笑脸相迎,

回到家对你摔门、发火、冷眼,

哪怕事后再道歉,也无法抹去你心里的恐惧。

婚姻里最可怕的,不是贫穷,不是平淡,

而是让你每天都如履薄冰。


不要嫁给不尊重你家人的人。

你要知道,爱你的人,

不会让你在亲情和爱情之间为难。

如果他对你的父母轻视、冷漠,

那么有一天,他对你也会如此。


不要嫁给总是让你委屈的人。

爱不是嘴上说说,

而是心疼你、保护你、理解你。

如果你在他身边,总是觉得自己“不够好”,

总是要小心翼翼、压抑自己,

那你们之间不是爱情,而是消耗。


不要嫁给没有责任感的人。

一个男人最大的魅力,

不是会甜言蜜语、会哄你笑,

而是他能在你需要的时候,

扛事、撑事、护着你不受委屈。


不要嫁给不愿一起成长的人。

婚姻是两个人并肩向前,

而不是一个人拉着另一个人走。

如果他拒绝进步、沉迷舒适区,

那么你的努力,也会被他一点点消磨殆尽。



女儿,

妈妈希望你记住——

结婚,不是为了找一个“依靠”,

而是找一个“伙伴”。

不是为了被救赎,

而是为了被珍惜。


如果遇不到让你心安的人,

宁愿一个人生活,

也不要和错的人将就一辈子。

因为找错了人,

婚姻不是避风港,

而是暴风雨的中心。


妈妈想对你说:

等你长大了,遇见喜欢的人,

一定要先看看他生气时的样子,

看看他对父母的态度,

看看他面对困难的选择。

如果这些都让你安心,

那才是你可以托付终生的人。


记住,妈妈宁愿看你一个人快乐,

也不要看你和一个错的人痛苦。


-共勉之-


Wednesday, August 6, 2025

语录人生 @ 缘分 (二)

 

人和人相遇,是天意

要想一直陪伴,就要坦誠相待,

要想走到最後,就要彼此付出。


人和人相守,是人意

相遇,不分早晚,陪伴就好,

朋友,不分近遠,真心就行。


感天動地的誓言未必能兌現,

平平淡淡的守護,才最讓人溫暖


天意天安排,緣分緣使然,

人意人決定,真心金不換,

走千萬條路才知哪一條好走。


遇千萬人後才知哪一個最真,

人生雖短,願有真情相伴,

生活雖苦,盼有真心守護。


人之所以不幸福,源於沒有知足心,

每個人對幸福的感覺和要求都不同,

容易滿足,懂得知足更容易得到幸福。


幸福就如一座金字塔,越往上幸福越少,

得到幸福相對就越難,幸福就是一種期盼,

用心去發現跟感受,其實幸福就在身邊。


-共勉之-


语录人生 @ 人生 (十六)

 《富養自己》

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,都走在修行的路上。

這短短的幾十年光陰,富養自己,就是最好的修行。

富養自己,很平常,也很簡單。



讓我們在尋常日子裡,做好這五件事。

1、讀書,富養靈魂:

人之氣質,本難改變,唯讀書可以變其氣質。

浸透書香的人,談吐優雅,臉上自然生出靈氣和靜氣。

讀書,就像是一次旅行,在作者筆下窺探世間百態、人情冷暖。

書籍,可以陪伴我們度過生命中的每個高峰、每個低谷。

蘇軾一生,處於新黨與舊黨的矛盾中,屢遭貶謫,屢受打擊,但多年的顛沛流離,並沒有將他摧垮。

他在遭受謫貶的日子裡,讀書、抄書、寫詩,實現了人生的超越。

《定風波》寫道:

莫聽穿林打葉聲,何妨吟嘯且徐行。

竹杖芒鞋輕勝馬,誰怕?

一蓑煙雨任平生。

讀書,是靈魂的壯遊。


2、運動,富養身體:

《諸病源候論》中說:運動骨血,則氣強。

喜歡運動的人,身體都不會差到哪去。

也許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,卻能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,收穫與眾不同的人生。

被稱為「世紀老人」的冰心,小時候體弱多病,所以格外重視健康。

平日裡她喜歡散步,還常常登山遊玩,到了晚年,仍進行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鍛鍊。

冰心85歲高齡時,還有餘力撰寫長篇回憶錄。

人生一世,身體健康永遠排在第一位。

運動,雖不能增加生命的次數,但拓展生命的寬度,延續生命的長度。


3、旅行,富養閱歷:

看過一個文案:

你寫方案時,阿拉斯加的鱘魚正躍出水面;你看報表時,雪山的金絲猴剛好爬上樹尖;你擠地鐵時,高山的山鷹一直盤旋雲端。

因為有夢,所以勇敢出發,選擇出發,便只顧風雨兼程。

人生就像一場旅行,走過的路,成為背後的風景。若此刻停留,將會錯過更好的風景。

作家張小硯說:「要麼旅行,要麼讀書,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。」

有時我們選擇改變,前往另一個地方,感受另一種人生,在一個陌生的環境,發現一種久違的感動。

旅行,讓我們走出眼前的瑣碎,抵達詩和遠方,找到人生的真諦,世界很美好,值得去看看。

每一次出發,都在豐富生命的履歷;每一次回歸,都是喜悅與充實。


4、不爭,富養格局:

老子曰:「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」

辯論的最高境界,是不辯。

英國詩人蘭德的詩:

我和誰都不爭,和誰爭我都不屑,我愛大自然,其次就是藝術。

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;火萎了,我也準備走了。

放下無謂的爭辯,看看自己的風景,走自己的路,唯有如此,才能舒展自己的胸懷,提升自己的格局。


5、獨處,富養境界:

《百年孤獨》有一句話:人生,終究是一個人的旅行。獨處,是一種修行,是一種境界。

年輕的時候,喜歡扎堆,以為認識人越多,成功的機會越大。隨著年歲增長,才懂得,獨處最美,沉默是金。

法國作家馬德說:「人的靈魂,只有在獨處中,才能洞見自身的明澈,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蓬勃。」

每個人終其一生,都在尋找真正的自己。

獨處時,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,比如讀書、看電影、澆花,關起門來生活,把所有煩惱擋在門外。

獨處,是一個人的清歡。那些忙裡偷閒的時光,看似平淡,其實充實。


-共勉之-


Tuesday, August 5, 2025

语录人生 @ 人生 (十五)



有些人,走著走著就散了;

有些人,陪著陪著就住進了你心裡。


#不是每個人,#都值得走進你的人生。

有些人,只因一點不合,就否定你、議論你,

明明你什麼都沒做錯,卻得默默承受那些失望。


這世上有一種朋友很珍貴,

不是天天見面、無話不談,

而是那個在你迷路時,會默默站在你身邊、

尊重你、理解你的人。


#請記得,#把「#尊重」#放進每一段關係裡。


靠近,不等於可以任意對待,

熟了,也不是什麼話都能說、什麼態度都能給,

真正長久的關係,靠的是尊重,不是忍耐,

你可以不認同,但不能踐踏。


如果你不懂一個人,請選擇安靜,

每個人都在為生活努力,

沒有人有資格,去隨意批判別人的選擇與路。


願你成為那個不貼標籤的人,

而是願意站在他人立場,理解不同故事的人。


朋友不是名義,是陪伴,

關係再好,也要有分寸。


如果走不下去了,也請記得給彼此體面,

分開也可以有風度,離開也可以不互相傷害。


我們都不完美,但能彼此留下,已經很難得了,

真正會留下來的朋友,從來不是因為你做得多好,

而是因為他們真的在乎你這個人。


謝謝那些還在身邊的人,

這份陪伴,真的很珍貴。



如果你也有那個「還在你身邊」的人,

記得,發自內心地告訴他:「謝謝你一直都在。」❤️


-共勉之-